封你太保十三郎

战国时期的“人才输出专业户”,成就了秦国,坑害了自己-----魏国

第一个是改革家商鞅
秦国要没有他实施的变法,要想称霸于六国强大估计还得再等一等。商鞅原是卫国人,因感觉卫国不足以施展才干,就直接来到魏国,经人推荐,担任魏国相国公叔痤的下属。经过一段时间,公叔痤知道了商鞅是治国之才,但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势,一直不愿意提拔商鞅,一直到临死的时候才向魏惠王推荐。起初魏惠王不听,大夫公子昂再次推荐商鞅,惠王还是不听。商鞅郁郁不得志,不久听到秦孝公招贤的消息后,就赶赴秦国,后得到孝公的赏识与重用,在秦国大展己才。魏惠王听说后,肠子估计都悔绿了。

第二是公孙衍
公孙衍不及商鞅有名气,但此人也很有才干。公孙衍是地道的魏国人,出生于魏国阴晋。他也和商鞅一样,得不到重用就离开了魏国投奔秦国,只是重用他的是秦惠文王嬴驷。商鞅死后,嬴驷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,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,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当时的河西地区是粮食主产区,也是秦国进军中原的必经之地。数十年前,名将吴起率军占据了河西,牢牢地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。公孙衍掌权后,丝毫不念及故土之情,数次领兵攻打河西,最终将河西要地变成了秦国的要塞。这个时候的魏国君王还是魏惠王。

第三个是纵横家张仪
张仪就不用多说了,无论是历史古古籍还是影视小说,他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。张仪是魏国安邑人。当时的魏国有两大学派,一是代表儒家的西河学派,一是杂家的鬼谷学派。张仪最终师从鬼谷。学成之后,张仪首先还是想为本国效力。可惜因为家贫没有经费进行公关活动,张仪又不认识什么达官贵人,虽然满腔热血,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才干,但无人引荐,张仪始终见不到魏惠王,最后求助苏秦。谁料苏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,张仪最终入秦。在秦国,张仪以“连横”破“合纵”,同公孙衍一样,“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熄”。

第四个是名相范睢
范睢,是魏国芮城人。范睢学成后,也想为国效力。当时的魏昭王更无求贤之心。范睢同张仪一样,因家贫只得投奔魏国大夫须贾,为其出谋划策,但须贾也并不器重范睢。不重用也就算了,后来这个须贾竟然因为齐国给范睢送了点礼物就大发雷霆,最后还上报给国相魏齐。魏齐更为过火,不仅命人毒打范睢,还对其百般侮辱。不过范睢毕竟不是一般人,最后想方设法跑到了秦国,当上了丞相,实施历史上著名的“远交近攻”。这一步足以影响秦国统一六国的举措,首先遭殃的就是韩魏等国。事后的魏国君臣估计后悔的都想剁掉自己手指头了。


第五个尉缭子
根据《史记》记载,尉缭子出生于魏国大梁地区。尉缭虽精通兵法,但无人赏识,索性带领弟子来到秦国。谁知道李斯倒知道他的大名,对其十分尊重,并找了个机会向嬴政推荐尉缭。嬴政初次见到尉缭时,尉缭就提出了“贿赂各国豪臣,自乱其国”的建议。嬴政大悦,不久任其为“国尉”,主管秦国军事。尉缭子虽然并未直接参与很多战役,但在国内帮助嬴政运筹帷幄,指挥征战,先灭韩赵,后攻燕魏,最终统一六国。当时的魏国国君是魏景湣王,若重用尉缭,即使阻挡不了统一的大势,也足以抗衡秦国一段时间。

评论(10)

热度(38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